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四)
一二九抗日愛國運動
1935年爆發的大規模抗日愛國運動。紅軍北上到達陝甘地區前後,日本侵犯者加緊對華北的侵犯,整個華北危在旦夕。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北平各大中學校的愛國學生6000余人涌上十字路口,奔向新華門,向國民黨政府請愿。游行成員遭到軍警襲擊,百余人受傷,30多人被捕。翌日,北平學聯決定各校學生進行總罷課,醞釀和打算更大規模的示威游行。許多大中城市先后突發了學生運動。各地工人紛紛進行罷工,援助學生斗爭。上海和其他地點的愛國人士、愛國團體也紛紛成立各界救國會,要求國民黨政府制止內戰,出兵抗日?谷站韧龆窢幟艚莅l展成為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一二九抗日愛國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吞并華北進而侵犯全中國的陰謀,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熱潮的到來。
瓦窯堡會議
1935年12月在陜西安定(今子長)瓦窯堡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1935年7月,共產國際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制定了建立反法西斯統-戰線的戰略方針。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中共中央結束長征到達陜北后,于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全國的政治形勢和黨的策略路線、軍事戰略問題,通過了張聞天起草的《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12月27日,毛澤東依據會議精神,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題為《論反對日本帝國上義的策略》的報告。瓦窯堡會議決議和毛澤東的報告,分析了日本侵犯者打進中國之后社會各階級之間相互關系的變化,明確提出黨的基本策略任務是建立廣泛的抗目民族同一戰線。瓦窯堡會議是全民族抗戰興起過程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西安事變
也稱”雙十二事變"。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犯中國,企圖把中國變爲其殖民地的危急形勢下以張學良爲**的國民黨軍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爲**的國民黨軍第十七路軍,受全國抗日運動熱潮的推動和中國共産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要求蔣介石制止內戰,一致抗日。蔣介石拒絕了這個要求,並趕到西安積極部署"剿共"。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在西安臨近的臨潼扣留了蔣介石,并向全國發出制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通電。西安事變產生后,中共中央派周恩來比及西安開展工作,并以中華民族利益的全局為重,確定了用和平方法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為國共合作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犯創造了重要條件。自此以后,內戰在事實上大體制止下來.國共兩黨關系結束改善。
盧溝橋事變
又稱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侵犯中國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嚴重事件。盧溝橋是北京(時稱北平)西南的門戶。當時北甯路(北平至遼甯沈陽的鐵路)沿線,東起山海關,西至北平西南的豐臺,都有日軍駐紮。1937年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臨近借”軍事演習”之名,向中國駐軍尋釁,並以一名士兵失蹤爲捏詞,要求進入臨近的宛平城內搜查。日方的無理要求遭到中方的拒絕。當交涉還在進行時,日軍即向盧溝橋一帶的中國駐軍發動攻擊,並炮擊宛平城。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一部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的突發和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的結束。
- 上一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
- 下一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