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
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漢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82人,代表全國57967名黨員。共産國際代表羅易、鮑羅廷、維經斯基等參加會議。大會對陳獨秀在大革命中的右傾錯誤進行批評,通過了《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議決案》等文件。大會選舉産生由31名委員和14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選舉産生由7名委員和3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監察委員會。隨後召開的五屆一中全會選舉産生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陳獨秀爲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根據大會要求在會後制定《中國共産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明確規定實行民主集中制、將中央執行委員會改爲中央委員會、設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監察委員會。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羅米那茲在會上作關于《黨的過去毛病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瞿秋白代表中央政治局臨經常委會作工作報告。會議總結大革命成功的經驗教訓,著重批評了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毛病,確立了實驗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會上,毛澤東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要重視軍事工作的思想。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履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等文件,選舉產生以翟秋自為**的中央臨時政治局。
南昌、秋收、廣州等武裝起義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革命旗幟武裝抵抗國民黨反作用統治,進行了一系列起義。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帶領黨掌握或妨礙下的北伐軍兩萬多人在南昌進行起義,打響了武裝抵抗國民黨反作用派的**槍。9月9日,毛澤東等領導的湘贛疆界秋收起義突發,起義軍在進攻長沙受挫后,轉往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羅霄山脈中段尋求立足地。12月11日,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等領導鼓動了廣州起義。除這幾次規模較大的起義外,黨還領導鼓動了海陸豐、瓊崖、鄂豫邊、贛西南、贛東北、湘南、湘鄂西、閩西、陜西等地區的武裝起義。到1928年初,黨先后領導鼓動近百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有一部分很快地成功了。堅持下來的起義軍,大多活動在位于數省疆界、距離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城市較遠的偏僻農村地區,這就為建立和發展紅軍及農村革命依據地,奠定了初步基礎。